京城白癜风康复天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水泥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可以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形势对于建材行业,尤其水泥行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需求量减少之后,很多企业面临着断粮的危机;另一方面,危机感倒逼企业在技术、管理方面进行革新,促使着我国水泥行业稳中有进地朝着更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今年4月7日,全球两大水泥生产商--法国拉法基与瑞士豪瑞发表声明,合并成立新公司--拉法基豪瑞公司(简称“拉豪合并”)。这一世纪合并引发全球高度关注。同时,对于深陷产能过剩困局,并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时刻的我国水泥工业来说,拉豪合并或为我国水泥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可借鉴的模式,使我们认识到,通过并购提前布局、抢占先机,强强联合才是企业并购的更高级阶段。
他们建议实行“两个转变”:转变商业模式,由交叉销售转向交叉持股;转变兼并重组方式,由独资兼并重组转向产权置换,实现企业加大产业集中度和市场主导能力的目标。同时会议还专门成立了兼并重组协调小组。争取在部分地区开展实质性合作。这或许将在全国范围内起到化解产能过剩、促进行业兼并重组的示范性效果。
将服务融入到传统制造业,打造一套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服务的完整产业链,由过去单一的由制造争取附加值到通过为客户终端做更多增值服务创造新价值。延长了制造行业的服务链,优化了产业结构,带动就业、获得更多的利润的同时,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但这不仅需要企业在制造上花功夫,更要求在服务上多动脑筋。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金隅集团旗下的北京水泥厂成为北京市唯一一个没有停止生产的水泥企业,这就得益于其“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功能。北京水泥厂用于制造水泥的很大一部分原料来源于城市废弃物,其中还包括30种危险废弃物,这些废弃物通过水泥窑的高温处理之后变成无*无害的水泥,回归到城市建设之中。真正体现了高效率、低成本和可持续的发展方针。
实际上,提出“新常态”这一概念其实是希望通过总结当前各行业发展的状况、规律引发行业内外的重视。当前我国水泥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提出“新常态”概念就是希望水泥企业冷静下来,看清前路,调整产业发展的方式,升级技术、管理水平,为可持续发展开道。
新常态经济在早期的日韩都有体现。二战后,日本、韩国相机迎来的经济的高速增长期,GDP年均增速分别达到9。7%和8。02%,但随后几十年,日本受国内石油危机、国内泡沫经济影响,韩国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相继遭到重创,经济增长的GDP纷纷回落到4%左右的低增长水平。1991年~2012年期间,日本经济增速更是进一步回落到年均仅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