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医院副院长、著名重症医学专家邱海波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治疗、传播、防控等问题,在武汉接受了包括澎湃新闻在内媒体的采访。
据邱海波介绍,他于1月20日抵达武汉。公开报道显示,这些天,医院进行查房、讨论病情、确定治疗方案等工作。邱海波先后参与非典疫情、玉树地震、天津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等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抢救工作,是国内第一位重症医学博士,在ICU岗位上干了30年。
针对公众关心的新冠肺炎疫情治疗和防控工作,邱海波回答了媒体向他抛出的九个问题。
邱海波资料图
一问:目前新冠肺炎的重症监护救治上还存在哪些难点?
邱海波:新冠肺炎整体发病基数较高,重症病人数量看上去较大,但事实上,至少从现在的数据统计来看,重症或者危重症的病人约占所有确诊病人的10%,这个数字是不高的。从现在的治疗效果来看,也是远好于甲流、禽流感。
从难点上讲,首先是目前的抗病毒治疗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仍然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其次,新冠肺炎症状较隐秘,不像SARS或甲流的病人会有高烧、喉咙疼、全身肌肉酸痛等非常典型的症状,往往会造成病人的忽视。
对于病毒性的感染,尤其是新冠肺炎的治疗,我们已经有针对性的呼吸支持治疗、针对炎症反应和毛细血管渗漏引起激素的治疗、针对机体免疫的一些免疫调节治疗等等。国家卫健委的新冠肺炎治疗规范已经形成了第四版,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规范的治疗重症和危重症的路径。从重症病人的治疗上来说,跟国际上基本同步。
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忙碌(1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二问:武汉本地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医疗资源是否足够?
邱海波:无论是床位资源,还是医生、护士和设备的资源,在前期的确是比较紧张的。经过最近这一段时间,特别是过去两个星期全国的重症医疗队伍对武汉、对湖北的支持,以及对重症医疗室的设备采购,实际上已经基本能够满足现在的重症和危重病人的需要。
1月28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共有3架全货机满载医疗防疫物资抵港,包含医用口罩、医用帽子、乳胶手套、防护服、消毒液等各类防护用品及医疗药品,共计60余吨。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三问:目前重症病房还有存在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吗?
邱海波: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在早期的确是存在有ICU的医务人员感染的问题,因为在早期大家对病毒的认识是不够的,防护不够。到今天,尤其是防护做好以后,实际上最近已经没有看到医务人员、尤其是ICU的医务人员感染的病例。
四问:在此次疫情中,死亡病例年龄普遍较大,免疫力低,是否是一个特点?
邱海波:虽然各个年龄都可能发病,但的确整体的发病年龄、重病和危重病人的平均年龄是偏大的,而且由于老年人往往有一种或者多种的基础疾病,老年人感染新冠肺炎后更容易发展成重症或者危重者。因此,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预防。对医疗机构来讲,对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要更多地去进行监测,采取更积极的医疗处理,这也是医疗机构、临床救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