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诊所医师,接诊的病人无非是一些感冒之类的病,今天我接诊一个扁桃体炎的病人,检查后告诉病人在发高热39度,扁桃体肿大,需要3~5天治疗时间消炎才能好发热在炎症控制后才能退。病人听后走了,在我邻近的诊所治疗之后来告诉我,他针没打完就好了,烧退了,第二天我看见患者就在那打针,过后问他,他说本来好了是自己昨天晚上吹了风扇就感冒了。第三天患者还在打针,我就问他,他说医生要他忌口他没做好,吃了鸡肉,所以不好。第四天患者高热40度,医院看看,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血象15.6.患者拿着报告单来找我看,说医院太贵了。
以上是我从丁香园论坛上摘录的一位社区医生的帖子。看完这个帖子,我不禁想起前几天女儿发烧的事情来。上周女儿发烧,反反复复的烧,最高时到了39.1°C。女儿发烧不超过三医院的,我会根据经验判断给一些抗病*药什么的,然后加一点抗生素口服——貌似有点儿滥用抗生素,但女儿曾经因为发烧有过一次肺炎的经历,从此以后我对抗生素的使用稍微放松了些——发烧时一般用酒精(其实多数时候是白酒)擦浴降温,超过38.5°C时才给一点退烧药口服。没有肺炎的症状和拍片确认,我是不给女儿输液的。后来和朋友说起来,朋友很惊讶的说“老周你真狠心,怎么能容忍孩子发烧呢”。我不禁讶然。人体发烧是一种应当有的对侵害的反应,适当的发烧可以充分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只要温度不太高应该对身体是有一定益处的。相反一发烧就用药物控制下来,不但抑制了这种反应能力,并且过多的药物肯定也是有害的。再者我们口服药物从吸收、到在血液里达到治疗浓度、再到充分的遏制细菌或者病*的侵害肯定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不管是发烧还是疼痛都是必须要经历的一段时间。好多人都说输液见效快,其实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输液的确可以使药物迅速在血液里达到较高的浓度,并且可以输入较口服更多的药物来迅速起到治疗作用;二是现在的输液多数为了速效,常加入激素等抑制症状的药物,所以见效快也就顺理成章了。但是输液的副作用显而易见,比如前一阵子的双*连输液反应致死事件,口服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惨剧了。但是当我们仔细思考为什么不管是患者还是医生(至少是两者的多数)要这么急功近利的治疗呢?我想到了两点:一是医疗的商业化。本山大叔有句广告语:“看疗效呗”,病人治病当然是求速愈第一、少花钱第二、少遭罪第三(或许后两者可以换换),至于那些未必会发生的副作用、多年以后的风险多数人都是短视的。一个感冒在正规医生的治疗下可能要烧3天、嗓子疼2天,可在“激素医生”那里当天就见效,假如是你,下次会选择到谁那里看病?二是愈来愈快的现代生活节奏。试问,现在还有谁普通感冒(不是发烧烧得是在爬不起来那种)了能下决心休息3天。你一休息可能这月奖金就泡汤了、马上到来的提拔就拉稀了、甚至多少多少万元的生意就完蛋了……所以只要马上能控制住感冒的症状,估计就算是*品很多人也马上吞了。也许只有上幼儿园的孩子不怕耽误课,又正好赶上个医生爸爸铁石心肠,所以发烧3天也只能忍受着……假如你的孩子发烧,你会坚持几天不给他(她)输液呢?
原文-08-19
听涛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