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中医师
每天学一点,健康每一天
夜明砂功效与作用
中医民间偏方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李霞中医师多年行医期间,大量珍藏偏方秘方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传播中药知识,弘扬中医文化!
夜明砂,别名又叫蝙蝠屎、天鼠屎、檐老鼠屎,为蝙蝠科动物蝙蝠、大耳蝠.或菊头蝠科动物菊头蝠的干燥粪便。全年均可采收,以夏季为宜,去泥土杂质晒干。本品为长椭圆形颗粒,两端微尖,长5-7mm,直径约2mm。表面略粗糙,棕褐色或灰棕色;破碎者呈小颗粒状或粉末状。放大镜下观察,可见棕色或*棕色有光泽的昆虫头、眼及破碎的翅膜。气微或无,味微苦而微辛。夜明砂具有清热明日,散血消积的功效。
夜明砂的功效与作用
夜明砂的功效
拣净杂质,簸去泥砂,或漂洗后晒干。
《纲目》:凡采得以水淘去灰土恶气,取细砂晒干焙用。"
辛,寒。
1.《本经》:"味辛,寒。"
2.《别录》:"无*。"
入肝经。
1.《纲目》:"厥阴肝经血分。"
2.《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清热明日,散血消积。治青盲雀目,内外障翳,瘰疬,疳积,疟疾。
1.《本经》:"主面痈肿,皮肤洗洗时痛,腹中气血,破寒热积聚。除惊悸。"
2.《别录》:"去面黑?。"
3.《唐本草》:"酒服方寸匕,主子死腹中。"
4.《日华子本草》:"炒服治瘰疬。"
5.《本草衍义》:"合疳药。"
6.《纲目》:"治目盲,障翳,明目,除疟。"
内服:入丸,散,1~3钱。外用:研末撤或调敷。
夜明砂的作用:
1.治青盲:柏叶一两(微炙),夜明砂一两(以糯米炒令*)。上药,捣罗为末,用牛胆汁拌和,丸如梧桐子大。每夜临卧时,以竹叶汤下二十丸,至五更初,以粥饮下二十丸。(《圣惠方》明目柏叶丸)
2.治小儿雀目:夜明砂炒研,猪胆汁和丸绿豆大,海米饮下五丸。(《纲目》)
3.治内外障翳:夜明砂末,化入猪胆内,煮食饮汁。(《仁斋直指方》)
4.治办眼成内障:夜明砂(洗净)、当归、蝉蜕、木贼(去节)各一两。为末,黑羊肝四两,水煎烂,和丸梧子大。食后熟水下五十丸。(《纲目》)
5.治瘰疬延缠:夜明砂三钱,白蛤壳五钱(火煅)。共研细末,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每晚服二钱,白汤下。(《方脉正宗》)
6.溃肿排脓:夜明砂一两,桂半两,乳香一分。为末,入干砂糖半两,井水调敷。(《仁斋直指方》)
7.治一切疳*:夜明砂五钱,入瓦瓶内,以精猪肉三两,薄切,入瓶内,水煮熟,以肉与儿食,饮其汁,取下腹中胎*;次用生姜四两,和皮切炒,同*连末一两,糊丸黍米大,米饮服,日三次。(《全幼心鉴》)
8.治腹中积聚,寒热:夜明砂三钱,阿魏四钱,花椒五钱,红曲六钱。俱研细末,每服二钱,清晨白汤调下。(《方脉正宗》)
9.治疟发作无时,经久不瘥:蝙蝠粪五十粒,朱砂半两,麝香一分。上药,都细研,以软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末发时,以暖水下十丸,(《圣惠方》)
10.治腋下胡臭:夜明砂末,豉汁调。(《纲目》)
夜明砂的食用方法
夜明砂猪肝脑
配方:夜明砂9克猪肝50克鸡蛋1只冰糖汁液10克
制作:
1、把夜明砂烘干,研成细粉;猪肝洗净,剁成泥;冰糖熬成汁液。
2、把鸡蛋打入碗内;用纱布将猪肝包好,把猪肝汁液绞挤至鸡蛋碗内,放入冰糖汁、夜明砂粉,加20毫升清水,拌匀。
3、把盛鸡蛋猪肝的碗,置蒸笼内用武火蒸1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1碗,全部吃完。
功效:养血补肝,清热明目。慢性肝炎,肝血虚损,两目昏花者食用。
夜明砂蒸猪肝
材料:猪肝90克、夜明砂6克
做法:
1、夜明沙加清水淘洗,除去泥沙;
2、猪肝用竹片切碎;
3、夜明沙、夜明沙拌匀入碗,上笼蒸熟即成;
4、不放调料,趁热服食,每天或隔天一次。
功效:养肝血,明眼目;适用于肝血不足,肝阴亏损之视力模糊,夜盲症;
禁忌:老人若胆固醇高者不宜。
夜明砂蒸羊肝
材料:羊肝60克、使君子10克、夜明砂10克、姜3克、酱油3克、盐2克。
做法:
1、将羊肝洗净切碎,盛放碟中,加入使君肉、夜明砂,入笼嫩水蒸熟。
2、蒸熟后加生姜、酱油、盐、味精即成。可在蒸时加适量水,取碗内汁喂食小孩。
功效:具有清肝明目,散血疏积,益血健遥功效,适用于夜盲症,视力减退,身体发育不良,消化不良等症。
麝香夜明砂酒
配方:麝香0.9克,夜明砂60克,牛*3克,白酒毫升。
作法:将上药放入酒中,密封浸泡7天,其间经常摇动,取上清酒液饮服。
功效:消肿解*,活血通络。适用于食道癌疼痛。
用法:不拘时,适量饮服
夜明砂的禁忌
目疾无瘀滞者慎服夜明砂,虚寒者及孕妇慎服夜明砂。
1.《本草经集注》:"恶白蔹、白薇。"
2.《得配本草》:"产妇禁用。"
郑重承诺:所有特效药,经多年验证,百分之百有效!!!
1、······狐臭特效药《狐臭膏》
2、······皮肤病特效药《百草膏》
3、······痔疮特效药《痔疮包》
4、······打呼噜特效药《呼噜水》
5、······三高特效药《螃蟹脚》
6、······特效《瘦身排*祛湿茶》
传播中药知识,弘扬中医文化,从小受母亲影响,长大后也从事了中医研究,喜欢各种中草药搭配,就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真的很神奇,带着这种好奇心进入了中医世界,也找到了自己一生追求的乐趣,欢迎中医爱好者加我,互相交流学习!
中医讲阴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有阴就有阳;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一物降一物,没有一种物质是单独存在的、没有制约的!维持整个宇宙的平衡运转,各个维次空间都有他们自己的一套非常严密的制衡系统!所以每种疾病,也必然会有一种降服它的药物或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