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故事18吴茱萸的典故,在历史上 [复制链接]

1#
三海馆中医科普·中药故事新说

〖精彩导读〗

“胡说,”楚王喝道,“我用不着什么‘吴萸’!我们的国家也不需要!”

吴国的使臣又羞又气,退出王宫。

朱大夫追出来说:“请你不要生气。就把吴萸留给我吧。楚王早晚会用上它的。”

中药故事18:吴茱萸WUZHUYU

据说,“吴茱萸”在春秋时候原名“吴萸”。它产在吴国,是一味止痛良药。

当时,吴国和邻近的楚国相比,还算小国,小国就得向大国进贡。

这一年,吴国的贡品之中就有吴萸。

谁想楚王一见,竟大发雷霆:“小小的吴国,胆敢把以国命名的东西当贡品,这不是看不起堂堂的楚国吗?拿回去,不收!”

吴国的使者愣住了。

这时,有位姓朱的楚国大夫,急忙对楚王说:“吴萸能治胃寒腹疼,还能止吐止泄。吴王听说大王有腹痛的老病,才选来进贡的。如果拒绝接受,那不就伤了两国的和气吗?”

“胡说,”楚王喝道,“我用不着什么‘吴萸’!我们的国家也不需要!”

吴国的使臣又羞又气,退出王宫。

朱大夫追出来说:“请你不要生气。就把吴萸留给我吧。楚王早晚会用上它的。”

吴使就把吴萸给了朱大夫。

朱大夫拿到家中,栽在院内,还命人精心管理。

吴使回国后,吴王一听楚王这么无礼,就同楚国断了交。

几年过后,吴萸在朱大夫家中生长得十分茂盛,已经有一大片了。

朱大夫知道,这种草的果实需在未成熟的时候入药;所以,他命人及时采摘,晾干收藏,保存了许多。

有一天,楚王忽然旧病复发,肚子痛得直冒虚汗。

朝中的大夫都急坏了,可是谁也没有办法治。

朱大夫急忙用吴萸煎汤,献给楚王。

楚王连吃了几剂,肚子不痛了;再吃几剂,病全好了。

楚王就问朱大夫:“你给我送来的是什么药啊?”

朱大夫说:“这就是那一个吴国进贡的吴萸。”

这时,楚王才后悔不该那样对待吴国。

他一面派人与吴国和好,一面命人大种吴萸。

有一年秋天,楚国流行起瘟病来了。

许多百姓上吐下泻,有的甚至活活病死了。

楚王急忙传旨,命令朱大夫配药救民。

朱大夫以吴萸为主制药,救活了许多快死的病人。

楚王为让人们记住朱大夫的功劳,就传旨把“吴萸”更名为“吴朱萸”。

后来,人们为了标明这是一种草,又把“吴朱萸”的“朱”字,加了草头,写成了“吴茱萸”。

「文章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