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百科丨吴茱萸 [复制链接]

1#

吴茱萸,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药用价值:

性味辛、苦,性热。归肝、脾、胃、肾经。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吴茱萸小故事

《续齐谐记》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一天费对桓说:“九月九日你家将有大灾,你快回去,要你家人各做一个彩袋,内装茱萸,缠于臂上登高山、饮菊酒,方可避之。”桓照办。到了九月九日的傍晚,下山一看,果然家内鸡犬全亡,家人得以幸存。故吴茱萸又叫“辟邪翁”。虽然这个故事有些迷信色彩,但是劳动人民长期为了顺应自然防病养生、自我保健,创造了多种既简单又科学的防病避瘟驱*的好方法。九月九日是秋冬之交,为防治疾病,在重阳节身插茱萸和饮菊花酒便是一例。《淮南万毕术》记载:“井上宜种茱萸,叶落井中,人饮其水,无瘟疫,悬其子于屋,避*魅。”《无行志》中亦云:“舍东种白杨、茱萸,增年除害。”《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古人认为茱萸产于吴地者为佳。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丨侵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