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李慧颖)9月8日报道站上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领奖台,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党支部书记、科长孟建彤是激动、自豪的。“觉得自己特别幸运能获得这样的荣誉。会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在接受成都全搜索记者电话采访时,孟建彤说道。在年这场战“疫”中,孟建彤挑起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验室检测组组长的重担,直到现在,他还经常回想起当时的紧张与忙碌。
未雨绸缪积极储备新冠检测能力
年底,武汉市出现不明原因病例的消息陆续传来,作为成都市疾控中心检验队伍的负责人,孟建彤基于多年经验与职业敏感,提前意识到疫情的高度风险,立即带领团队为应对疫情做好全面准备:一方面,团队日夜紧密追踪动态信息,随时调整计划;另一方面,检测团队立即着手检修仪器、校准设备,保障实验室随时能够应对大量检测任务,同时清理库存、紧急采购,确保应急试剂按时到位。在历经许多不眠之夜后,年1月18日,孟建彤带领的实验室已经具备检测新冠肺炎病毒的能力。
帮助确诊四川首例病例
1月中旬,首例疑似病例的标本送达实验室。当时人们对于新冠肺炎病毒的了解有限,尚没有成型的检测方法,更没有试剂盒,为了从暂行的流程中抢到区域防控决策的宝贵时间,孟建彤当机立断选择使用排除法。不是流感、不是非典、不是腺病毒、不是支原体,这一夜他们通宵未眠,随着二十余种病原微生物被排除,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一份“高度怀疑是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报告第一时间送四川省疾控复核阳性,随后上送国家测序。21日晚11时,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公布四川首例确诊。正是由于首例确诊病例的发现,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新冠防控措施开始一一落地,为赢得防控有利局面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数月无休奋战新冠防控第一线
成都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实验室是全市新冠病毒检测确诊实验室,是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孟建彤作为全市检测工作总协调、物资总管家、信息中枢,是实验室电话最多、工作时间最长的人。自首例标本进入实验室开始,他牺牲了节假日、也顾不上与家人团聚,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通宵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从疫情发生至今,近万人份保质保量的检测结果从孟建彤团队的实验室发出,全市80余家开展新冠核酸检测机构在他和团队的推动下开展服务,成都市日检测能力已突破7万例,为及时诊断和排除病例,确保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