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白癜风治的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0323/6987607.html医院里,一个20岁的小伙子一边刷手机一边说病情:最近几个月,觉得精神很差,白天总打瞌睡,全身乏力,经常头晕,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而且越来越严重。记忆力也越来越差……
医生同情地看着这个小伙子:想不想治好你的病?
小伙子:想呀,医院干啥?
医生:恐怕你得把你的手机卖了。
小伙子一哆嗦,把手机攥得更紧了:需要那么多的医药费吗?这手机可是我最值钱的物品了。
医生:不刷手机你的病就好了!你是这个星期第10例这样的病人,真是一点儿悬念都没有。
新冠肺炎发展到目前的程度还有有悬念吗?新冠疫苗的研发是个悬念。
新冠疫情已经夺去全球38万人生命,世界经济受重创,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都盼望疫情早点儿结束,可是有一小撮人不是这么想的,他们希望疫情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他们心理阴暗吗?不见得,容我们把故事讲完再下结论。
新冠疫苗在路上
世界不太平, 你来我往,招招见血,恨不得一剑封喉。可是在一件事上全世界全球取得了惊人的一致看法,那就是:如果想彻底控制住新冠肺炎,就必须有疫苗。世界上有能力的国家都在开足马力研发新冠疫苗,各个研发团队是竞争的关系,因为第一个研发成功的团队会获得丰厚的利润。
在世界卫生组织备案的新冠疫苗研发团队就有个之多,这还不是全部。据说芬兰只有一个团队入选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备案名单,但另外还有三只团队也在默默地研发新冠疫苗。
英国的牛津大学是目前研发新冠疫苗的领跑者,他们已经在猴子身上做了实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他们信心满满。今年夏天,牛津大学的团队计划要在英国和美国进行成千上万人大规模的人体测试。特此说明这只是计划,很多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
牛津大学预计一年或一年半之后新冠疫苗才能量产,这个团队正在开足马力,争取在今年的9月份开始量产新冠疫苗。一幅美好的前景仿佛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
时间已经等不起
疫苗研发团队的好消息不断,有的放大招,有的憋大招。然而,近日意大利科学家发布了另外一个好消息。研究显示,新冠病*的*性正在减弱,越来越多的新感染者趋向于轻症或无症状!
发布这个重磅研究报告的是阿纳尔多·卡鲁索教授(意大利病*学会主席、医院微生物科负责人)。阿纳尔多教授的团队发现过去几个月分离出来的病*,通常能够在2至3天内攻击所有细胞,而最近分离出来的病*,需要至少6天的时间才能攻击所有细胞。
事实上,有关病**性减弱的现象,新加坡一个研究团队也推出了类似观点。
中国的张文宏(医院感染科主任)也公开说病*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现在的无症状感染者和疫情早期的无症状感染者是不一样的。现在虽然发现了一些无症状感染者,但事实上医生发现病*的传播力非常有限,没有发现明显的传播。
阿纳尔多教授由此认为,未来的新冠感染者可能症状非常轻微,几乎察觉不到。又有一幅美好的前景摆在了我们面前。
一山容不下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有时世界太小也容不下两个充满正能量的好消息。意大利,新加坡和中国传出的好消息对研发新冠疫苗的团队不啻于一个晴天霹雳。牛津大学团队的教授AdrianHill公开说:“在英国我们是希望新冠病*继续流行的唯一小撮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测试我们研发的疫苗。”
AdrianHill甚至乐观地估计可以到新冠肺炎依然流行的国家去测试,比如俄罗斯、巴西和印度。佩服他们执着的科学态度,可是拿别国人们的生命来测试,别的国家能轻易同意吗?
病*自己消退是流行瘟疫的一个基本特征,SARS如此,西班牙大流感(请看西班牙为西班牙流感背黑锅)也是如此。一种可能就是新冠疫苗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测试,因为新冠病*的传播能力在减弱,最后像潮水一样自行退去。
安全测试最重要
疫苗开始临床使用之前要通过安全测试,保证接种疫苗的人群不会出现副作用。
目前看来疫苗通过安全测试的前景还不是很乐观。一个研发疫苗的M公司已经开始人体测试,接种疫苗的人出现了不同的症状。
一个美国西雅图的29岁男子接种了M公司新研制的疫苗,开始发高烧。在治疗高烧期间,这个男子突然昏厥。这个男子的昏厥被定义为不是很严重的昏厥,因为一天之内他清醒过来了。目前我们不能确定这是不是疫苗引起的。
这个29岁的男子一开始还不想谈论他的经历,因为怕人们对疫苗产生负面影响或是吓坏其他人。乍一看这个小伙子好像一个活雷锋,有些苦只愿自己一个人扛!可这不是对大多数人隐藏真相了吗?
针对安全测试中出现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信息不透明的现象,一些有经验的医学专家已经预测牛津大学的疫苗今年9月份不可能临床使用。
烧钱还是圈钱
美国的特朗普宣布投资12亿美元研制新冠疫苗。时间就是金钱,特朗普宣称他投资的团队正在以超光速(Warpspeed)来研发。即使研发可以通过超级计算机来实现超光速,可是测试怎么能超光速呢?打个比方,女人怀孕到生产需要10个月,可是10个女人一个月的时间生产不出一个婴儿。
特朗普可能还有靠谱的一面,毕竟打算真金白银投入12亿。而有些公司可就有炒作的嫌疑了,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个M公司的估值已经超过了亿美元。因为M公司说他们研制的疫苗对新冠病*有效,并且公布了8个人的测试结果,所以消息一出,人们开始相信这家公司的实力。可实际上呢?一共有45人参加了测试,其他37个人的测试结果没有公布。
有的公司发布几条消息就赚到了真金白银,有的公司加班加点研发可能要蒙受巨大的损失,疫苗研发的水可能有点儿深又点儿浑。新冠疫苗像雾像雨又像风,全世界的心跟着它翻动;新冠疫苗像雾像雨又像风,来来去去可能是一场空。
总结
如果全球疫苗研发打了水漂,估计会有一些骚操作,那就是羊毛不再出在羊身上,一些公司可能要寻找普通大众来买单。
以后接种疫苗的时候要想想这个疫苗是否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体测试和安全测试,大规模的人体测试和安全测试可以同时进行。
疫苗要想成功,必须通过成千上万人的大规模人体测试,这是保证其对不同族群、年龄、性别有效性的一个步骤。
疫苗要想成功,必须通过安全测试,这是保证没有副作用的一个步骤,比如是否引起心脏病、糖尿病,或是心脏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使用。一些药品的安全测试需要长期追踪观察几年的时间。
目前还没有听说针对儿童开发的新冠疫苗,在疫苗的使用上可不是“儿童酌量减半”那么简单(请看药还是不药?--新冠肺炎在芬兰)。
说明:这篇文章主要参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