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在6月“双喜临门” 应避免房产业拖累,热点资讯,
【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 孙微 陈天 陶短房 王珠珊】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6月达到51.0,连续4个月上升,是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高值。同日,汇丰发布的PMI终值也达到50.7,创7个月来新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发展经济学系教授曹和平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此次官方与汇丰发布的PMI指数双回升可谓是 双喜临门 。曹和平认为,预计未来个月内实体经济呈利好形势。同时,国家20多年来一直把产业结构调整放在与经济稳步增长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此次数据表明结构调整已取得成绩。
统计局数据显示,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新订单指数为52.8%,创去年10月以来新高,新出口订单指数50.3%,生产指数53.0%,连续两个月回升。此外,大型企业PMI为51.5%,中型企业51.1%,小型企业48.4%。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对《环球时报》说,制造业PMI统计31个行业、3000余家企业,此次回升表明我国制造业总体发展良好。PMI指数中最大的两个亮点就是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预示我国市场需求增大,出口量回升,内外部环境均发展良好。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大中小型企业PMI走势出现明显分化,后续针对小微企业的定向支持*策仍有继续发力的空间和必要。连平认为,经济企稳对就业层面的正向拉动作用开始显现。姚景源认为,虽然小型企业PMI表现不佳,但近期国家已经对 三农 和中小企业出台定向降准*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