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商务部网站发布消息,5月2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决定对液晶显示设备、其组件及下游产品发起调查。该调查由日本夏普公司和美国夏普电子公司于4月21日依据《美国年关税法》第节规定向ITC提出,指控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上述产品侵犯其专利权,请求ITC发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据悉,中国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冠捷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及其部分关联公司涉案。
截至今晨收盘,三大美指本周均累计上涨逾3%。美油终结六连阳但本周涨超10%。美元指数两连涨。黄金反弹走出一周低谷,伦镍大跌4%,伦铜创一个月最大周涨幅。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盘中低于0.63%创本周新低。
南美成疫情的新“震中”!世界首个新冠疫苗人体临床数据公布
5月22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世卫组织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全球新冠肺炎病例已超万例。据Worldometers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周五22时50分,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万,达到4例,死亡超过33万,达到例。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疫情实时监测系统显示,截至美东时间5月22日下午5时32分,美国已有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例,其中包括死亡病例例。与该系统大约24小时前的数据相比,美国新增感染病例例,新增死亡病例例。
世卫紧急项目负责人瑞安表示,南美已经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震中”,目前南美地区最严重的国家是巴西。巴西最近超过德国、法国和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全球第三大疫情国。目前巴西确诊病例的日增速度仅次于美国。巴西卫生部最新数据显示,巴西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例(上日报例),死亡例(上日报例)。
对于疫情二次暴发的担忧,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周四说:“如果病毒再次暴发,我们不会关闭我们的国家”。目前,美国各州继续规划经济活动重启的道路,开放不重要的企业并放松对人员流动的限制。就连美国疫情最严重的纽约州和新泽西州也将在阵亡将士纪念日的周末重新开放海滩。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表示,如果措施得当,将支持重新开放。
“希望以谨慎的态度重新开放,延长封锁并不合适。”他表示,新冠肺炎疫苗最快今年12月面世,Moderna的疫苗数据看起来“很有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首个新冠疫苗人体临床数据公布:全部产生免疫应答。
据最新报道,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全球首个重组腺病毒5型载体新冠疫苗I期临床试验结果,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研究结果显示,一期临床个志愿者全部有显著的细胞免疫反应,这是世界首个新冠疫苗的人体临床数据。
最新研究表明,第一种进入第一阶段临床试验的COVID-19疫苗安全、耐受性好,能够在人体内产生抗SARS-CoV-2的免疫应答。在名健康成人中进行的开放标签试验显示,在28天后显示出了有希望的结果,最终结果将在6个月内进行评估,接下来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来确定它引起的免疫反应是否能有效地预防SARS-CoV-2感染。
美银预计:经济不可能轻易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据媒体报道,尽管美国二季度GDP数据还未公布,但美国银行已率先将第二季度GDP增长预期由-30%下调到-40%。美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MichelleMeyer表示:“这次的经济损失之大已经没有语言可以形容,现代历史上从没有发生过这么大的衰退。在4月初,我们预计美国GDP累计跌幅将升至惊人的10%,而最糟糕的第二季度则将下跌30%。”
现在,美国银行又将第二季度GDP增长预期下调至-40%,这意味着美国经济累计损失将扩大至13%,打破了—年金融危机中的纪录。美国银行预计,今年整年的GDP将下降8%,明年将反弹4%。
对于后市,美国银行提到了劳动力市场的崩溃和即将到来的通货紧缩。“在3月和4月,已经有超过万人申请失业救济,但5月份还会有更多人失业。”MichelleMeyer说。据美国劳工部周四发布的报告称,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8万,过去九周的总数超过万。
美国银行认为,失业率将在第二季度末达到19%的峰值。但有更广泛的失业率衡量指标表明,当前失业率已经超过20%。在复苏的最初阶段,失业率将在经济重启后急剧下降,但之后一段时间将保持在接近10%的位置。
此外,他还警告,美国可能会出现通缩,这对于没有足够准备金来偿还贷款损失的银行来说将是一场大灾难。美银预测,到今年年底,核心PCE指数将同比增长0.6%。该行相信,美国可以避免潜在的彻底通缩,但现在需要将注意力放在一系列预警指标上。
MichelleMeyer表示,影响中期预测的两个重要因素是疫情如果二次暴发,其传播途径和刺激程度将会如何。若疫情二次暴发,居家隔离政策将会重启,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下行风险。就刺激措施而言,美国银行预计,美联储将继续提供信贷便利和财政刺激方案,尽管该方案可能规模更小,更侧重于州和地方政府。他表示,更大的刺激计划会带来上行希望,但缺乏财政支持,会加剧下行风险,这一切都取决于政府的刺激力度。
目前可以看到的是,美联储国债购买力正在持续放缓,纽约联储表示,5月26日—5月29日,美联储每天将购买5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而本周每天的购买量为60亿美元。
欧洲央行:经济不太可能实现快速的“V型”复苏
北京时间5月22日晚间,欧洲央行公布4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欧洲央行表示,预计经济不太可能实现快速的“V型”复苏。纪要显示,“中性”经济预期可能过于乐观,不过,除了疫情造成的直接破坏外,欧元区的增长预计将会恢复。
货币政策方面,欧洲央行表示,需要随时做好准备,适时调整其货币政策立场,并确保整个欧元区的传导机制正常运转。
欧洲央行管委会强调,必须准备随时调整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和其他工具,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限制了经济加速下行的可能,欧洲央行强调紧急购债的灵活性至关重要。
在政策协调上,欧洲央行警告,单靠货币政策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财政政策也需要发挥重要作用。危机持续的时间越长,金融放大效应的风险就会越大。但委员们同时表达了对财政占主导风险的担忧。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连恩表示,通胀将显著放缓并在6月触底,但尾部风险已大幅恶化。如果有需要,欧洲央行必须准备好在6月调整工具,同时欧洲央行必须持续审查所有政策措施。在纪要公布后,欧元兑美元短线波动不大,现货黄金出现短线下挫。
当日,知名投资业巨头索罗斯(GeorgeSoros)表示,新冠病毒对欧元区经济的损伤持续时间会比大多数人所想象的更长。他还声称,欧盟的生存正在面临真实的挑战。他的解决方案是发行“永不到期”的永久债券来缓解经济压力,尤其是对意大利和西班牙受冲击较严重的欧盟国家。
索罗斯说:“特殊情况需要采取特殊措施。永续债券或慰问金就是这种措施。在正常情况下甚至不应该考虑他们,但是,如果欧盟现在无法考虑这一点,它可能无法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
同时,路透社在周四的报道中指出,本周提议的欧盟复苏基金计划可能美化欧元的国际地位。然而经济学家们表示,即使这一提议在5月下旬会议中通过,关于无论预算开支还是发行疫情债券以救助贫困成员国与否的争论,恐再次点燃人们对欧元可能解体的担忧。
此外,美银美林预计,截至年年末,美联储、澳联储和英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将比年末翻一番,欧洲央行预计增长近50%。
截至周五收盘,德国DAX指数收盘上涨5.79点,涨幅0.05%,报.72点;英国富时指数收盘下跌22.90点,跌幅0.38%,报.35点;法国CAC40指数收盘下跌0.89点,跌幅0.02%,报.56点。
原油市场反弹遭遇考验
原油市场方面,本周前四个交易日油价上涨15%,但在周五亚盘时段,美油、布油期货持续下挫,WTI原油期货一度跌近9%,布油期货跌超6%,不过随后跌幅收窄。
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至5月22日当周石油钻井总数录得十连跌,续刷近十一年来低位。数据显示,美国当周石油钻井总数为(口),前值为(口)。数据公布之后,油价短线波动不大。分析文章表示,在生产商自发减产的影响下,美国页岩油产量创下新低。今年页岩油行业的计划支出减少亿美元,过去四个星期钻井的数量下降40%,同比减产近万桶/日。
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都在周五表示,市场出现暂时复苏迹象,相信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据报道,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和国际能源署(IEA)都预计主要产油国的减产幅度可能比预期更大。同时,本周美国库存数据意外利好,商业库存下降近万桶,而不是预期的增长万桶。当周美国原油产量再降10万桶/天至万桶/天,为去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
创元期货研究认为,随着5月OPEC+正式步入减产,包括沙特、阿联酋在内多国已快速履行大部分减产配额,而且近日沙特带领诸国表明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减产。同时,以美国为首的非OPEC国家被动减产速度也快于市场预期,周度美国活跃钻机数仍维持快速下行,带动页岩油供应收缩。而且,本周API与EIA数据再度确认美原油库存呈现下降趋势,预计油价支撑将进一步加强。
需求方面,尽管当前海外疫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但考虑到美国复工比例正在不断扩大,原油需求大概率企稳筑底。
油价趋势方面,中信期货能源组研究团队认为,短期来看,随着全球减产启动和需求逐渐恢复,市场情绪转暖,油价低位回升。但从中期看压力仍存,尽管需求低谷已过,但仍需较长时间恢复,若需求恢复进度或程度不及预期,短期油价可能再度承压。从长期来看,待疫情彻底消退,经济恢复正常,油价有望持续上行。
创元期货研究认为,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原油从4月的弱势局面有所恢复,但全球宏观经济因素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目前欧美地区疫情从数据上看暂时得到了控制,但在较早解除封锁措施下,疫情仍有二度暴发的可能。同时,5月以来中美两国间经贸关系再度紧张,均为全球经济恢复和原油需求复苏的前景增加了不确定性。
截至今晨收盘,WTI原油7月期货收跌1.98%,报33.2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7月期货收跌2.58%,报35.13美元/桶;上期所原油期货SC合约夜盘收跌0.74%,报.7元/桶。
贵金属本周高开低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