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肺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浙江省人民医院应用超声机器人远程诊断肺炎
TUhjnbcbe - 2024/12/19 15:26:00
“胸膜线光滑,胸膜滑动征可见,肺部B线增多(考虑间质性肺水肿),双侧胸腔积液,心脏大小功能正常,下腔静脉内径和变异度正常。”2月2日下午,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彭成忠教授利用超声机器人,在医院医院远程超声医学中心为医院桐乡院区收治的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患者开出了远程超声诊断书。2月2日,该疑似患者突然病情加重,气促明显。为了进一步评估肺部和心脏情况,需要立即进行超声检查。考虑到患者的特殊性及最大化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桐乡院区感染科徐菊芬主任、王英杰医生和超声科陆月华主任讨论沟通后,向医院发出了求助信息,希望通过远程超声机器人为患者进行检查。紧急连线医院后,超声医学科彭成忠副主任和叶瑞忠医生第一时间来医院远程超声医学中心,通过手柄操作,依托5G网络,远程控制着距离杭州60公里外的桐乡院区隔离患者床旁的超声机器人。随着机械臂自由灵活的移动,超声图像实时发回杭州,几分钟后,彭成忠开出超声诊断书。根据这份诊断书,主管的临床医生对该病人的病情有了清晰的了解,为制定下一步诊疗方案打下了基础。超声机器人技术是先进的远程超声诊断技术,由医生端、病人端通过通讯网络进行连接,医生端远程控制病人端的机械臂和超声机器进行实时操作和扫查,其图像实时发回医生端供医生诊断。由于超声的实时动态特点,传输的数据非常大,对网络的要求非常高,例如一次数分钟的心肺超声检查,就会产生最高达2个GB的海量超声影像数据,此时,“高速、稳定、低延时”的5G技术为远程实时操控提供了更加稳定、安全、快速的网络保障。面对严峻的疫情,如何更好地动态评估病情,保护医务人员不受感染是一个重大课题。医院在成功利用5G技术,将超声机器人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评估,不仅避免了超声科医生直接到病人床旁检查引起感染的风险,而且快速高效及时。年6月,医院联手中国电信、华为公司成立的5G智慧医疗创新实验室,承担了本次5G远程超声的技术支持,该技术有望在后续疫情应对中的推广应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省人民医院应用超声机器人远程诊断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