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患儿的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越严重。因此,小儿肺炎一旦发病需要及时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肺炎的方法较多,如静脉给药、吸氧、吸入疗法等,方法较多,疗效各异。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方法,是利用超声促进药物透皮组织浸润的物理方法,在支气管肺炎、慢性疼痛以及胸外科伤口镇痛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无痛苦、操作简单。有研究将超声药物透入用于小儿肺炎的治疗发现也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治疗方法:采用止咳、化痰、雾化吸入、抗生素(阿奇霉素)等治疗,并适当补液、补充维生素等支持疗法,高热的患儿遵医嘱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必要时吸氧。
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声药物透入疗法治疗。主要方法为:患儿取坐位或俯卧位,检查贴电极片位置的皮肤情况,用75%乙醇棉球消*皮肤,采用超声电导透药治疗仪及专用超声电导电极贴片,通电源,调节治疗参数后,在第三胸椎棘突旁开两指1.5寸(双侧,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给予超声介导药物靶向治疗,治疗前将药片放置于一次性使用的电极板上,由于小儿易好动,电极片贴好后轻轻按压,并给予妥善固定。每次治疗时间为20min,每日1次。视患儿的病情治疗3~5d。
护理方法:采用肺炎常规护理,包括环境护理,尽量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人数。高热时卧床休息,采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做好体温的记录。定时帮助患儿翻身,做好吸痰护理,按需吸痰。痰液黏稠不易排出时鼓励患儿多饮水或采用雾化吸入。遵医嘱完成各项治疗性护理操作。定时消*,健康教育以及指导患儿的饮食和卫生等。
针对所用的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开展护理。①首先评估患儿的情况是否能够接受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对于心脏病患儿、皮肤有破损的患儿禁用。②对小儿及其家属开展超声药物透入治疗的健康教育,讲解超声药物透入治疗的目的、流程、预期效果及配合方法,取得患儿及其家属的配合。③治疗前确保仪器正常可用,准备好专用的电极片等。对患儿做好安抚工作,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注意电极片的放置位置正确。④治疗过程中对于不配合的患儿可采用劝导或玩具分散其注意力,也可由家属抱在怀中以减轻其不良情绪。⑤治疗结束后将治疗头取下,同时做好终末处理记录。
目前药物治疗仍是肺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静脉给药和口服是最常见的用药途径,但以上2种给药方式存在药物在胃肠道内灭活、肝脏的首过效应以及血药浓度峰谷现象等。而且一些抗生素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大,容易引发患儿的不良反应,如菌群失调、腹泻、恶心呕吐等。超声药物透药技术是近年国内外出现的,是采用超声波、离子导入等多项技术综合叠加的一种治疗方法,其通过电致孔、超声空化等高端物理手段,使组织细胞产生暂时可逆的生物孔道,药物不需经血液循环即可直接到病变部位,提高了局部部血药浓度,促进了药物向细胞内运转,直接发挥治疗作用,而且药效维持时间长。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被医药界称为第三代给药方法,该治疗方法避免了传统治疗带给患儿的痛苦。
超声药物透入治疗的患儿临床疗效较高,高热、肺音、咳嗽的消失时间短,而且治疗后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积分的改善好。既往有研究报道,超声透入治疗可明显改善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不良反应少,与本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而且有研究将超声药物透入治疗用于预防开胸术后的肺部感染中发现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胸痛。超声药物透入治疗的优势是给药速度快,药物直达病变组织,在患者病灶部位形成药物聚集和浸润,从而实现靶位治疗。儿童的皮肤对药物的透皮吸收能力很好,通过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不仅有利于药效的发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能避免口服给药肝脏的“首过效应”和注射药物的侵入性缺点,患儿的依从性良好,同时此方法的透药是传统方法的好几倍,且作用时间长。电导药物透射技术明显的不良反应,同时发现年龄越小治疗的效果越好。相关研究发现,通过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能够调节细胞因子的活性,增强肺组织巨噬细胞的功能,减轻呼吸道炎症,其可能是患儿肺音、咳嗽的消失时间短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超声药物透入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虽然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有效、无创、无痛,但患儿家属缺乏对其的了解,做好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该治疗方法作用对部位皮肤破损和心脏病患儿禁用,临床医务人员要严格掌握其禁忌证,做好对患儿的评估。治疗前要确保仪器、物品准备好,治疗过程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以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综上所述,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症状,缩短病程,期间配合良好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