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上午10点,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第一分会场线上召开了新冠肺炎护理人员防护专场。该专场由哈尔滨医院王磊、医院高明榕两位护士长联合主持,并邀请医院倪洁、重庆医院米洁、吉医院昝涛、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海燕、以及医院潘文彦五位抗疫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为大家重点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护理人员实施与完善的防控措施。
倪洁新冠肺炎:护理工作中易出现的职业暴露倪洁护士长从COVID—19的特点、传播方式及国内外形势,职业暴露定义分型、新冠肺炎:护理工作中易出现的职业暴露、新冠肺炎职业暴露防护管理、以及简要总结分享华山经验等方面,有条不紊地向大家阐述护理人员在面对新冠疫情时做出的辛勤工作。
COVID—19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年2月11日,我国31省的医务人员确诊新型冠状病*肺炎病例名,占全国确诊病例数的3.8%,其中有6人死亡。倪老师介绍了华山重症团队在武汉对患者的悉心管理工作,其整建制接管的武汉医院光谷院区重症ICU病房接收危重患者较多、有创操作较多、暴露风险较高,需时刻强调防控措施的重要性,避免护理工作的职业暴露,最终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的成绩。倪洁护士长经过大量文献调查,显示往往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考虑年龄因素的调查显示,年龄小于25岁的医务人员由于工作年限第、缺乏工作经验、对职业危害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职业暴露率最高;考虑职称构成比的调查显示,主管护师级以上由于接触环境更危险导致其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倪老师将职业暴露分为生物性暴露(如气溶胶)、物理性暴露(如锐气损伤、皮肤黏膜屏障破坏、操作损伤、辐射伤)、化学性暴露(如化学消*剂)及社会心理性暴露(如强迫、焦虑、PTSD)。其中,她强调了医护人员需注意的气溶胶暴露风险途径,如咳嗽、咳痰、吸痰、支气管镜、CPR、无创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人工气道管理、雾化治疗、采集血液、痰液等标本。咽拭子采样等操作。倪老师还提到了SHEL模式管理,向各位同道阐述该模式在新冠期间护士职业暴露中的应用于法律保护等。最后,她指出团队协作的力量,是呼吸机治疗师、院感小分队、插管小分队之间的积极配合,医院援鄂全体医务人员零感染的记录。
米洁职业暴露应急预案米洁护士长通过讲述了一起发生职业暴露的真实案例,引发了正在观看直播同道专家对“职业暴露发生后,如何及时、正确处置?”的思考。她讲授的主题分为:职业暴露概况、职业暴露类型、职业暴露应急预案三个方面展开对本次话题的阐述。米老师表示,一线医务人员由于每天频繁与患者接触,感染比例高,新冠疫情下发生率更甚,属职业暴露高危人群,职业安全应得到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