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作为国家医药卫生专业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率先行动,精心策划安排系列战“疫”选题,在继针对公众出版的科普书《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中英文版)和《漫画新型冠状病*感染肺炎的心理防护——戴好“心理防护罩”》之后,于年2月11日又正式推出面向一线临床医生的《新型冠状病*肺炎中医诊疗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手册》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专家组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防控医学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琦国医大师领衔,与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防控医学专家组组长谷晓红教授,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世界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刘清泉教授共同担任主编,并由北京医院、医院,首都医科医院,中国医院、医院战斗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张耀圣、王彤、梁腾霄、孟捷、王玉光、齐文升、苗青等专家共同参加编写。
《手册》目录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专家组顾问、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担任本书的主审。
1病证结合,构建中医诊疗系统本书以病证结合为主线,构建了中医对新型冠状病*肺炎的诊疗系统,突出以中医理论思维指导实践
2紧抓临床,提出各阶段中医诊治要点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试行第四版、试行第五版,按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提出全过程的中医诊治要点与方药措施
3对于危重病证,提出中医药介入思路与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性休克、出凝血功能障碍等难治问题,并结合临床一线资料,在中西医结合的前提下,提出中医药介入思路与方法
全书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指导思想,从历代中医对瘟疫的主要学术观点到本次疫病发病特点的分析,从中医病证结合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发挥,经典理论联系临床实际,为临床诊疗提供了病情演变过程中病证结合的思维方法和应用方药,为认识本病的复杂多样性提供指导和实用。
治疗原则特摘取精选内容与大家分享
1.重视“辨病为主、病证结合、专病专方”治疗相结合
根据疫病发病特点即某一疫病皆有相同症状,因此要求治疗的针对性。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然则何以知其为疫?盖脉证与盛行之年所患之症,纤悉相同,至于用药、取效,毫无差别”。因此要重视
“辨病为主、专病专方”。吴又可深刻指出:“一病只有一药之到而病自已,不烦君臣佐使品味加减之劳矣。”在把握疾病演变过程中主要证候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
2.重视体质因素
发病程度与感染*株*力强弱有关,但与体质强弱亦密切相关。
3.要重视疫*的病性
新型冠状病*感染性肺炎是急性传染病,属于中医的疫*,不等同于“四时温病”。立足点要针对“疫*”的病理表现及特点,离开了“疫*”就离开了主要病因。因此,发病过程中由*而热、由*而喘、由*而瘀、由*而脱、由*而虚,从病机而论有湿*、热*、瘀*等不同的病性,故治之当不离*,“逐邪为第一要义”。《温疫论》对疫病的治则提出“大凡客邪贵乎早逐”“邪不去则病不愈”,强调“有邪必逐,除寇务尽”为其指导思想。
4.要重视主要病变部位和主要证候
新型冠状病*感染性肺炎病位主要在肺,除高热外,干咳、胸闷、气促乃至呼吸窘迫及肺实变体征都说明了这一点,其次伴有胃肠道症状,危重期多见多脏器损伤。
5.要重视根据病情的迅速变化判断轻症、重症并作出相应处理
由于本病变化急骤,有的患者病情迅速加重,肺部多叶病变,重症新型冠状病*感染性肺炎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因此很难以时间段分期,要重视轻症与重症判断,作出相应处理。
6.根据新型冠状病*感染性肺炎发病的特点,结合现代有关药理研究成果,提出针对该病临床演变规律的综合治疗方法
如不同病理阶段的治疗措施,早期截断扭转防止病情发展;后期扶持正气,预防肺间质病变;危重阶段配合西医抢救;如何减少抗生素与激素的副作用等,总结更新中医治疗方案。
----------瘟疫肆虐
病魔横行
却无法掩盖华夏大地万众一心
共克时艰的坚定信念与必胜决心
面对危急疫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琦国医大师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委书记谷晓红教授夜以继日、攻坚克难,在疫情暴发的关键时刻,秉着求真务实的态度,与奔赴武医院刘清泉院长等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坚持商讨,焚膏继晷,终成此书,彰显了不辞劳苦、心系苍生的大医精神和医者仁心的济世情怀。
《手册》内容简明实用,既吸收了明清以来温病学派的抗疫理论乃至近年来抗SARS的经验,又融汇中西医学,在以中医思维为核心、病证结合为主线的基础上借鉴了临床流行病学、重症医学及现代药理研究的成果,体现出古为今用、中西融汇的学术水平,其真知灼见对于疫情的中医药防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可为疫情防控前线的医务工作者提供新的临证诊疗思路。
中医药人面对重大疫情要广开思路,集思广益,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贡献中医药智慧。
中医出版好书从不会埋没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新型冠状病*肺炎中医诊疗手册》,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在此特别感谢小编-,欢迎投稿唠嗑。
点阅读原文,一键免费获取电子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