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救治工作进展情况。截至16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例。
新增确诊病例总数已连续13天下降
新增确诊病例总数已连续13天下降。
国家卫生健康委在京举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座谈会
2月16日晚,国家卫生健康委在京举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座谈会,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单位、成员单位的代表80人参加了会议。国家卫生健康委李斌副主任介绍了全国疫情防控情况,表示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中国将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疫情挑战,维护全球卫生安全,欢迎考察组就中国和全球疫情防控提出建议。联合专家考察组2月17日赴北京市、广东省和四川省开展现场考察。
专家答疑
采集治愈患者的血浆用于重症患者的治疗,请问刚刚痊愈身体还比较弱的时候,采集血浆会不会影响健康?
首先这种恢复期的血浆,只要病人恢复达到了出院隔离的标准,那就可以采集血浆。因为我们知道,血浆的采集是个单采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把血浆取出来,然后把血球化血小板等等再回输,所以只采集血浆,这样对机体的影响就更小,我们一般情况是采全血,而这次是单采浆,那么这种血浆采-毫升以后,这个一般来讲,病人一两周以后,他的血浆成分就完全恢复到原来的情况,所以对机体的伤害是很小的,所以大家不要太多的顾虑。恢复期的血浆可以救治重症危重症的患者,也希望各位恢复期的病人,积极的贡献血浆,为救治重症患者,降低病死率做一份做一份贡献。
采集血浆和平时献血有什么区别?
这里面有几点区别:一个是对象不同。我们新冠病*感染的肺炎,只有这些恢复期病人才能作为供血者,因为只有这样的病人才有抗体、有相应的综合型抗体,可以达到综合病*有效的治疗新冠病*感染的这种这种作用。二是仅采血浆不采全血。一般我们献血员平时的献血采血都是全血,里面有红细胞有血小板,然后进行分层以后,可供临床使用的时候,或者用血浆或者用全血小板或者用红细胞等等这样一个成分输血的方式。那这次只要血浆其他的还给这个病人回收。三是也要做一些检测,这和常规的这个检测是类似的,比如说乙肝、丙型肝炎等等都要进行相应的病*学检测,避免输血的交叉感染,同时有条件的地区单位要做综合抗体要检测,新冠病*的抗体综合抗体滴度越高,他的救治效果可能就会更好,所以这个是有所区别的,那么还有一个就是做核酸。要检测病*的核酸,只有阴性的试剂。这个病人已经都是出院的病人,达到了两次核酸阴性的,但是在献血之前还要进行检测,保证没有新冠病*的感染情况,才能献血。其他和一般的献血就没什么区别。
●记者提问
根据媒体的报道,全国驰援武汉的医疗工作者人数已有两万多人,这些医护人员分别来自于哪些科室,赴武汉的这些医护工作人员进行医疗救治需要协同配合,那么我们如何完成这个磨合工作,提高救治效率?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
千方百计救治患者,应该说是当前疫情防治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于湖北、武汉,患者多、重症多、救治任务非常重,所以我们是举全国之力来支援武汉、支援湖北,来完成好患者的救助工作,努力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病死率,降低感染率。那么从全国驰援支持武汉的力度来看,现在二十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队系统已经派出了3.2万余名的医务人员来支持湖北、武汉,那么他们主要是来自于呼吸感染、重症等专业,还有我们一大批的护理人员的队伍。针对武汉重症多的特点,我们投入的重症专业的医护力量是最强的,那么有1.1万的重症专业的医务人员负责重症的救治工作,而这1.1万的重症医务人员已经接近了我们全国重症医务人员资源的10%,但是我们仍然会援驰湖北、武汉,坚决把救治工作能够完成好,能够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我们调出的是精锐的部队,是最高层的医护力量,有三个院士团队,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王辰院士,他们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而且在复杂的危重症的救治当中提出建议,特别是探索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将这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技术纳入到我们诊疗方案当中,目前我们正在形成第六版的诊疗方案指导全国的救治工作,提高我们的救治水平。此外,调集了全国22个国家救援医疗队,这也是带着精锐的一些装备,能够帮助武汉提高救治的水平。此外还有三个P3移动实验室,还有我们的检测人员来帮助武汉和湖北提高检测的能力,检测的效果提高、提升。我们诊断的速度除了武汉以外,还我们采用的就是一省包一市的模式,通过一省包一市,责任包干、明确任务、落实落细,来聚焦两提升两下降,而针对十六个地市当中疫情比较严重的,像*岗、孝感、荆州,我们是采用的两省包一市的方法,那么举我国这样一个力量,是能够帮助湖北、帮助武汉,能够完成好相应的救治任务。
新冠病*肺炎有没有明确的诊疗方法?这种疾病是不是可以治愈?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
我们的答案是明确的,这个疾病虽然是一个新发的传染性疾病,但是它可防可治。刚才已经介绍到,我们截止到最新的数据,治愈出院的患者已经大于一万。而且还欣喜的看到,我们除湖北以外的全国的情况,就是新诊断的病例数已经实现十三天的连续下降,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信号,说明我们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我们对治愈出院病人的情况的分析,应该说在这些治愈出院病人的分析当中,我们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诊疗的策略和诊疗的方法。在这些出院病人当中大概90%左右是轻症,有10%左右是重症和危重症,通过我们细分来看,在我们从患者发病到他确诊的这个时间段来看,全国平均是4.95天,那么说明我们缩短诊断时间,及时诊疗,早诊早治,也是提高治愈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我们对所有的病人的治疗情况也进行了分析,应该说90%以上的患者都是采用了像一些抗病*治疗的对症治疗,提高免疫力,包括我们的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综合的一系列诊疗手段来提高和加速患者的治愈。另外,我们还欣喜的看到应该说武汉的情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通过收治以后对轻症病人的连续观察,可以看到重症占比从初期的38%已经下降到目前的18%,应该讲“四早”、“四集中”是我们提高治愈率、收治率,降低感染率、病死率非常有效的措施,我们会总结出一整套提升救治能力,提升救治率的一系列的经验和方法,不仅仅供我们国内加强救治工作使用也为国际上提供了有益的宝贵的经验。
现在正在不断地加大对口医疗支援的力量,现在对于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工作任务重、感染风险高、心理压力大等困难有什么具体措施缓解?对于一线医务人员轮换方面有什么具体安排?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
首先大家都要为祖国的医务人员感到自豪和骄傲,他们用自身的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英雄,也是世界的英雄。所以保障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是使他们完成好医疗救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保障。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部《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若干措施》,从多个方面为我们的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保障。《通知》当中要求“要营造有利于医务人员工作的良好环境,要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作息时间,要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干预和心理疏导,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还要为我们的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后勤服务。”应该说,通过多措并举真正为医护人员服务,为让他们心无旁鹜地投入到患者救治工作当中提供最大的保障。目前前方的医务人员确实承担着非常繁重的工作任务,而且不仅仅工作强度大、感染风险高,他们的心理压力也非常大。因此我们细化了工作措施,对有关医务人员的工作安排以及排班轮休等工作进行了细化,希望一线的医务人员能够既要完成好患者的救治工作,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好自身的身心健康。
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