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在生活中,饮食安全是所有人都比较重视的问题。为了饮食安全,瓜果蔬菜要挑选新鲜的,厨房也要每日清洁,生怕锅里、碗里的食物出了问题。
虽然,这些肉眼能看见的危险分子被消灭掉了,但是,肉眼看不见的东西,你注意到了吗?
或许,在你的食物里,在你们家的冰箱里,在厨房的砧板上,就藏着这些你看不见的“小东西”,一不留神,他们就开始“繁衍生息”,危害你的健康……
冰箱杀手李斯特菌近日,浙江宁医院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送来了一位50多岁的女患者。她因高热突然意识不清,入院检查的时候,医生发现她的体温有39℃,人已经处于昏迷状态,脖子是僵硬的。医生第一反应可能是脑膜炎患者。
为了找到致病的病菌,实验室工作人员连夜用脑脊液做了培养,看看到底能长出什么细菌。第二天一早,谜底揭晓了,原来这位患者是被一种叫李斯特菌的细菌感染的。
李斯特菌,又名单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可寄居在人肠道内,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
这种细菌在0℃左右的冷藏温度下依然可以缓慢生长,一般的冷冻也不足以将其杀死,因此李斯特菌也被称为“冰箱杀手”。
原来,这位患者平时生活比较节俭,吃的饭菜头一天没有吃完,都舍不得倒掉,一般都是放在冰箱里第二天加热了以后再吃,这样很容易造成李斯特菌感染。
有调查数据显示,2/3的普通家庭用冰箱里有李斯特菌潜伏。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感染后的发病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但对于孕妇、婴儿、老人、免疫力差的人,它的攻击性就特别强。
一旦孕妇感染了,它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死胎、流产,即使幸存的婴儿也很容易患肺炎、脑膜炎、败血症而导致智力缺陷或者死亡,病死率可高达30%。
要想对付这种李斯特菌,有两种特效的药物,一种是庆大霉素,一种是氨苄西林,但这两种药现在临床治疗上已经很少用了。医生赶紧通过药剂科调集来这两种药物,果然在用药以后的第三天,这位患者的情况逐渐好转并苏醒了。
“如果救治不及时,很可能危及生命或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医生介绍,因为吃冰箱里隔夜食导致生病的患者以前也遇到过,但如此严重的还是很少见。如今这位患者已经能在床上自己进食。
因此,隔夜的食物尽量不要吃,有些“节省”会造成更多的麻烦,这样的“节省”得不偿失。
冰箱“常住”病菌沙门氏菌无独有偶,50岁的王先生突然疯狂拉肚子,一下午拉了十几次,还发烧到39℃。
医院时,已经出现肝脏、肾脏等多个器官损伤,病情危重,甚至一度休克。医生检验后发现,引起他休克的罪魁祸首是“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已发现的近一千种(或菌株)。
沙门氏菌主要通过被污染的肉类和蛋类传播,另外,恢复期患者和无症状的带菌者也是常见的传染源。
沙门氏菌感染症为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主要由食用遭受污染的食物导致,是许多国家食物中*的重要病源。
事后王先生回忆,自己只是吃了一个在冰箱里放了一周的猪蹄。原来,沙门氏菌的来源就是他舍不得扔掉、吃进嘴里的猪蹄。幸好最终抢救成功。
大家以为食物放在冰箱“保鲜”,实际上呢?
冰箱保鲜是靠低温,让食物上的细菌没那么“嗨”,减缓繁殖的速度。“沙门氏菌”在20℃以能大量繁殖,就算在冰箱里也可生存3-4个月。
被它污染的肉、蛋类食物,靠肉眼根本看不出问题。如果拿出来后只是简单用微波炉热一下,很有可能杀不死沙门氏菌。吃下去通过消化道致病,就会出现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
因此,餐前、便后、接触食物前、接触动物或生蛋后应仔细洗净双手。处理生食和熟食的砧板要分开。食物一定要熟透再吃尤其是鸡蛋与家禽类,谨防感染沙门氏菌。
不怕开水烫米酵菌酸更可怕的是,还有一些细菌“烧不死、煮不灭”,不小心感染后,轻则食物中*上吐下泻,重则有生命危险。
去年震惊大众的“酸汤子中*事件”就是一家人吃了在冰箱冷冻一年的酸汤子,感染了“米酵菌酸”。
黑龙江省鸡东县,9位居民在家中聚餐时,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但该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1年,最终,“酸汤子”中*最终导致8人死亡。
黑龙江卫健委发布“酸汤子”中*事件中*原因:“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事件。”
酵米面食物中*是椰*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的简称。
椰*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是我国学者于年发现的一种高致死性的食源性致病菌,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耐热性极强,即使用℃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椰*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中*在黑龙江省时有发生,食品因天气炎热、潮湿,贮存不当而变质。引起中*的主要食品为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粉等)制品。
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中*大部分与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关,北方以酵米面制作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制作的汤圆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
这些食品的制作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一旦被椰*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严重者可出现*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
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药物,一旦中*,病死率高达40%~%。
强致癌物*曲霉*素很多人家里的筷子、砧板、抹布都常年不更换,哪怕看见上面有霉点,也觉得不要紧,又吃不到嘴里。来自北京的王女士被查出患癌,可怕的是,她的3位家属都因癌症去世。
医生进行了大量分析实验,最后在王女士一家人用的砧板上检测到了一种强致癌物——“*曲霉*素”。
*曲霉*素及其产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曲霉*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各种植物性与动物性食品也能被污染。
产*素的*曲霉菌很容易在水分含量较高(水分含量低于12%则不能繁殖)的禾谷类作物、油料作物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中寄生繁殖和产生*素,使其发霉变质,人们通过误食这些食品或其加工副产品,又经消化道吸收*素进去人体而中*。
*曲霉*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天然存在的致癌物,是*性极强的剧*物质。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20毫克能直接把人“带走”。
1毫克什么概念?就挖耳勺那么大!
潮湿的砧板、筷子、抹布,给了它们生长条件。而像砧板上有刀痕,*曲霉素还可能藏在里面,光靠外面用水冲,不一定能去除。当我们用菜板切菜、筷子夹菜、抹布洗碗时,细菌是真有可能粘上食物和锅碗瓢盆。
因此,要注意对筷子、砧板、抹布的彻底清洁。先用清水和洗洁精清洗,在菜板上撒一层盐,通过反复搓洗来防止细菌滋生。擦干放在干燥处,有条件可以放消*柜中烘干。
此外,从接触的角度来看,霉变的粮油、坚果、调味剂要尽快处理掉。在购买食品时要尽量选择小包装,尽量不要放太久,存放粮油等食品时应保持低温、通风、干燥的存放环境。
这些致病的细菌、病*肉眼无法看见,却能快速、大量的繁殖。夏日炎炎,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问题,选择安全可靠的食物,不食用生食。做好预防措施,但是,如果不幸“中招”了,医院就医!
文章来源:安徽医疗便民、未央健康、好奇博士、百度百科、金鹰纪实、钱江台、北京卫视、央视新闻
编辑:刘文奇
免责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