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作为局部晚期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治疗方法,不仅给驱动基因阴性的NSCLC患者带来获益的同时,也给小细胞肺癌(SCLC)带来新的治疗希望。尽管免疫治疗比传统化疗耐受性更好,但我们对免疫相关的不良事件---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如免疫相关性肺炎(ICI-P)等仍知之甚少,限制了ICI的治疗。
在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过强的免疫激活,对存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上的抗原产生应答;T细胞过度活化,Th17的增加和CD8+T细胞的高细胞*性,从而对全身免疫系统产生严重的免疫损伤。研究表明,ICI-P作为免疫治疗常见*副反应之一,是PD-1/PD-L1抑制剂致死的主要死亡原因(35%),可导致广泛的呼吸道症状和肺实质损伤,并可随着疾病进展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本文就近期发表在Chest及JThoracOncol中真实世界案例结合最新版NCCN、ASCO及CSCO指南对免疫相关性肺炎中相关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一、免疫性肺炎一般会有哪些症状?影像学特征?
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干咳、呼吸急促、发烧、胸痛和需氧量增加。目前,NCCN、CSCO指南等,推荐根据症状和胸部CT上肺组织累及范围,对免疫性肺炎进行严重程度分级,总结包括以下四级:1级:无症状、局限于单个肺叶或25%的肺实质;2级:出现新症状/症状恶化,涉及多个肺叶且达到25%-50%的肺实质;3级:严重的新发症状,累及所有肺叶或>50%肺实质;4级:危及生命的呼吸困难、ARDS等。
真实世界研究中,气促(96.7%),低氧血症(73.3%)和咳嗽(63.3%)是免疫性肺炎队列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他常见症状还有呼吸困难、胸痛、发热、咳痰增多等(图1)。
图1:免疫性肺炎临床表现
二、免疫性肺炎相关影像学特征?
免疫性肺炎的影像学特征是多种多样的,可能包括磨玻璃影、组织性肺炎、过敏反应、网目斑点状改变或所有这些表现的混合。CSCO指南将免疫性肺炎分为以下几类包括: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磨玻璃样型、间质性肺炎(NSIP)、过敏性肺炎(HP)和其他非特异性肺炎。在此基础上,在近期JThoracOncol上发表的一文中,ChiaraPozzessere等对免疫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做了进一步细分,总结包括以下8种类型---机化性肺炎(O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过敏性肺炎(HP)、急性间质性肺炎/弥漫性肺泡损伤(AIP/DAD)、细支气管炎、肺结节或肿块样病变、结节病样表现以及无法分类的表现。并提出这8种类型的主要鉴别要点(图2)及与其他疾病相关肺炎的鉴别要点(图3)。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指出急性间质性肺炎/弥漫性肺泡损伤的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尽管很少见,但这一表现往往提示疾病恶化,需临床医生密切